對于醫療器械而言,微型化和便攜化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。如便攜式呼吸機能夠更加方便的在病房之間移動,可穿戴式醫療設備能夠讓病人***大限度的自由活動,家用醫療器械也在逐漸興起。如何才能使傳統的大型醫療器械變得體積更小呢?傳感器應用成為了新的方向。
目前許多醫療器械都在進行部件微型化設計和開發,以便能夠研發出更小巧的儀器。傳感器制造商也在努力迎合當前需求,盡量通過傳感器設計來幫助減小醫療設備體積。通常采用的方式有靈活的封裝選項、減小傳感器集成電路尺寸、集成多種傳感器功能以及裝置智能化等。
傳感器靈活的封裝選項,能夠提供多種機械接口、安裝選項及I/O選項。這樣醫療器械設計人員能夠通過選擇正確接口來減少電路板尺寸,設計更加合適的總體設計的封裝方式。多種安裝選項也能夠使得傳感器在PCB上的方向設計更加靈活,簡化組裝,實現設備的整體微型化,節約空間。
減小傳感器集成電路尺寸也是常見方式,通過對傳感元件、密封件、外殼、封裝等一系列部件的控制,來盡量優化傳感器尺寸。此外,通過對傳感器材料、傳感器芯片以及封裝等方面,考慮不同溫度下傳感器性能變化,就能夠開發出更理想的產品。
集成多種傳感器功能是當前很多廠商十分重視的一項技術,如將溫度、濕度檢測功能集成到一個傳感器內,就能夠通過一個傳感器來實現雙項乃至多項功能。這樣不僅消除了PCB板至微處理器的走線,節約空間,而且傳感器的復雜性也大大降低,成本也會降低,連接件更少,意味著今后將面臨更少的故障。這些都能夠通過傳感器功能集成來實現,也會帶領醫療器械實現微型化設計。
裝置智能化是傳感器發展的趨勢,通過在傳感器模塊內集成更多智能裝置,能夠實現標定、溫度補償和信號放大功能,輸出分辨率更高的數字信號。這樣你就不需要額外添加電阻器和放大器等元件,也能夠節省補償和標定測試時間。在減少了元件的同時,也縮短了研發制造周期,能夠更好的推進醫療器械微型化。
